有一位朋友在學插花,是日本某一流派的花藝。
我對日本人的花藝一向沒有好感,因為那被稱為花藝的,正好是集匠氣與矯作于一爐。因此,我對瀟灑且大而化之的朋友竟去學日式插花覺得格外好奇。朋友告訴我,那看起來僵化的日式插花,其實只是一種格式,是性格與觀點的錘煉,對于學得通達的人,不但仍有極大的創作空間,還能激發出入的潛力。
她說:
“插花和禪一樣,表面上有最嚴苛的形式,事實是在挖掘最大的自由。你不覺得,只有最嚴格的訓練才有最自由的資格嗎?”
朋友的話給我不小的啟示,原來插花也是“絕地逢生”的事。凡是絕地逢生就如懸崖斷壁上的蘭花,或污泥穢地清放的蓮花,或是漠漠黃沙里艷紅的仙人掌花一般,既刺人眼目,又具禪的精神。什么事到了最高、最絕、最驚人,就被俗人看成是禪意了。
二
學插花的朋友,說起她學插花獲益最大的一件事。
她說:
我剛學插花時,老師教怎么插,我們就怎么插,三個月以后我才發現,老師每次插的花不是一朵、三朵、五朵,就是七朵、九朵,幾乎沒有二四六八的。我心里起了疑情,雙雙對對不是很好嗎?為什么插花都要單數呢?
我很慎重地去問老師,那位日本老師說,一三五七九是單數,插出來的花叫作‘生花’,就是有希望的花,由于不圓滿,才顯得有希望;雙雙對對的插花是‘死花’,因為太滿了。
我聽了好感動,留一些缺憾、有一點理想不能完成、永遠留下一絲絲不足才是最美的呀!
缺憾有時比圓滿更美,真是不可思議。
×